必赢bwin3003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动态 >> 正文
初阶影评家|| 寻找那份淳朴的承诺 ——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
发布时间:2020-04-14 11:35:39       发布者:       浏览次数:

 初阶影评家|| 寻找那份淳朴的承诺 ——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

寻找那份淳朴的承诺

——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

 

作者:2019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孙叶桐

 

 在那个教育问题并不能被完善的年代,社会现实的冷漠总让人无可奈何,但那其中的些许温暖点亮了人们心头的那盏明灯,让人们看到希望。那份质朴的执着彰显出的是坚持不懈的信念、更是重信守诺的高尚人格,也正是这些值得称赞的品格带来了孩子们未来的新希望。在那个淡漠的社会也总有些温存,滴滴点点的帮助不是毫无意义的点缀,而是铸造希望不可缺少的基石。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是由张艺谋导演,根据施祥生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讲述了一个十四岁的代课乡村教师魏敏芝,为信守一个孩子都不少的诺言,历经千辛万苦跑到城里寻找学生的感人故事,在重重困难的阻碍下魏敏芝终于找回了学生,同时也为村子的小学带去了一丝新的希望。影片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使用的是一帮非专业演员,影片中导演保留了他们的原名,来自农村的演员毫不扭捏做作,保留了那份最真实、最淳朴的感觉,奠定了这影片淳朴的基调,反应出农村贫穷、文化水平低的最本质问题。

     镜头语言的阐述是便于观众能够最直观感受人物内心活动的方式之一。高老师向魏敏芝交代事项中,很重要的一项便是粉笔,倒在桌子上的粉笔成为了整个画面的拍摄主体,通过独特的镜头语言交代了它作为重要道具的地位。在整部影片中粉笔主要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那一根根白色的完整粉笔,第二次是因打闹争执,将近景镜头中原本干净完整的粉笔变成了一个个脏兮兮的粉笔头,最后一次的出现便是在整部影片的结尾部分,镜头特写那一盒盒的彩色粉笔,与前两次粉笔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蒙太奇,这表达出了师生的喜悦和教育希望的到来。她第一次在全景镜头中奔跑是因为想要向村长讨清楚工资的事,这也为后面魏敏芝的心思转变做了铺垫。导演运用重复性场面调度表现魏敏芝的第二次奔跑,她拼命的想要追上那辆带走学生的车,村长的一句“她跑得快”,表达出了魏敏芝的执拗性格和她那时的焦虑以及对学生愈加充满的责任心。在历经周折终于在电视台公开寻找张慧科时,导演记录下了主持人所说的“辍学”问题,点了教育与生活质量矛盾关系的主题,而对魏敏芝则使用了特写镜头的拍摄,突出她当时的面部表情,颤抖的嘴唇、滑落的泪珠,都显示了她的焦急和担心,为影片后面师生间淳朴真实的情感做出渲染。

    影片之所以温暖深入人心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巧妙的色彩运用。影片的开始便以村长带着魏敏芝到村里的画面开始,画面中黄昏的温暖却又些黯然,让整个色调略显灰暗,为影片铺垫下真挚动人却并不顺利的情感,将观众带入故事之中。当魏敏芝逃票被发现赶下车,预示了她后面坎坷寻找之路的开始,从白天一直走到黄昏,将要落下的太阳把她的影子拉长,在隧道内走的时候,镜头从她的背后向前拍摄,余晖的光芒显得她整个人走向光明、走向希望,在暖色调的衬托下,给观众后面会寻找到希望的暗示。导演通过张慧科看电视的画面,偏黄色的画面中充斥的温暖深入人心,二人哭泣的画面,使人备受感动,心生暖意。在影片最后的画面以黑板为拍摄主体,突出了影片提高教育质量水平的主题。张慧科用社会各界捐赠的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上“魏老师”三个字,黑板上的彩色字迹让整个画面显得缤纷艳丽,表达了他们之间关系的转化和感情的深厚。

 

教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而那份真挚信守诺言的淳朴是一切的希望与明灯。电影之所以感人,究其根源在于魏敏芝对诺言的坚持,“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她承诺的,也是她执着的原因。她重视教育、信守诺言,所以即便是再辛苦也要将张慧科带回学校,这便是最质朴的情感、最宝贵的打开希望的钥匙。

 

 

文字:孙叶桐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潘奕琦

责任编辑:郑玉莹 孙世钰

审核:张学星

 


Copyright © 2024 Bwin·必赢(3003no1-CHINA)线路检测中心|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